从本质上是各国单位货币所具有的价值量;从现象上看是各国单位货币的含金量,即
⑵汇率波动:市场汇率受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而围绕铸币平价波动,波动的范围被限制
从本质上来说是各国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从现象上看是各国单位货币的法定含金量或购买力。
在国际金本位制下,铸币平价是各国汇率的决定基础,黄金输送点是汇率变动的上下限。
⑴法定升值是指一国官方货币当局以法令的形式,公开宣布提高本国货币的法定含金量或币值,降低外汇汇率。
⑵法定贬值是指一国官方货币当局以法令的形式,公开宣布降低本国货币的法定含金量或币值,提高外汇汇率。
⑴升值是指在外汇市场上,一定量的一国货币可以兑换到比以前更多的外汇,相应是外汇汇率下跌。
⑵贬值是指在外汇市场上导块,一定量的一国货币只能兑换到比以前少的外汇,相应是外汇汇率上涨。
2.国际收支差额的变化:国际收支是由物价、国民收入、利率等决定。【09-56】
如果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磨具,该国外汇供不应求,则该国本币兑外汇的汇率的变动将表现为()。
国际收支逆差,外汇供不应求,则外汇汇率上升,本币贬值。(参见教材p224)
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货币汇率确定与变动的基本模式所作的一系列安排。这些制度性安排包括中心汇率水平、汇率的波动幅度、影响和干预汇率变动的机制和方式等。
汇率平价保持基本不变,市场汇率波动被约束在一个狭小的限界内的汇率制度。历史上,固定汇率制曾分别出现在国际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等两种国家货币制度下。
没有汇率平价和波动幅度约束,市场汇率可以随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自由波动的汇率制度。分为自由浮动与管理浮动、单独浮动与联合浮动。
一国单方面将本币与某一关键货币或某一篮子货币挂钩,与之保持相对固定的汇率平价,而本币对其他外币的汇率则随所盯住货币对其他外币汇率的波动而变动的汇率制度。
⑴货币局制:官方通过立法明确规定本币与某一关键货币保持固定汇率,同时对本币发行做特殊限制,以确保履行法定义务。如:香港的联系汇率制。
1981年起,人民币实行双重官方汇率制度。贸易:1美元=2.8元;非贸易:1美元=1.5元
1985年1月1日起,正式取消贸易内部结算价,重新恢复实行单一汇率体制。
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并轨时的人民币汇率:l美元=8.70元。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坚持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扩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弹性化、市场化。
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本次汇改表现为人民币汇率升降的灵活性和双向波动性(浮动性),这有助于降低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少投机性热钱的流动。同时,汇改已经表明了中国控制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信心,符合将人民币融入国际货币体系的目标。(此段教材没有,仅供参考)
⑴狭义: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所发生的全部货币或外汇的收入和支出。
⑵广义: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一定货币计值得价值量总和。(包括易货贸易、物品捐赠、以实物投入的直接投资等)。
记录资产和资本的国际流动,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与放弃,金融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储备资产齿高。
1.国际收支均衡(或不均衡):自主易的收入与支出的均衡(不均衡);其中:收入>支出 为顺差,收入<支出 为逆差。
自主易(事前交易):有关交易主体出于获取利润、利息等经济动机或其他动机,根据本国与他国在价格、利率、利润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或其他考虑,而于事前主动进行的交易;
补偿易(事后交易):有关交易主体为了平衡自主易发生的收支差额,而于事后被动进行的经济交易。
①收入性不均衡:一国的国民收入增长超过他国的国民收入增长,引起本国进口需求增长超过出口增长而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均衡。
②货币性不均衡:一国的货币供求失衡引起本国通货膨胀率高于他国通货膨胀率,进而刺激进口变位系数、限制出口而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均衡。【09-57】
④结构性不均衡:一国的经济结构及其决定的进出口结构不能适应国际分工结构的变化而变化所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均衡。
如果一国的国际收支因为本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他国的通货膨胀率而出现不均衡,则称该国的国际收支不均衡是()。
货币性不均衡是由一国的货币供求失衡引起本国通货膨胀率高于他国通货膨胀率,进而刺激进口头数、限制出口而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均衡。(参见教材p234)
逆差:紧货币-需求效应(进口减少)、价格效应(价格下跌、刺激出口)、利率效应(利率上升、刺激资本流入);
顺差:松货币-需求效应(进口增加)、价格效应(价格上涨、刺激进口)作业保护用具、利率效应(利率下降、刺激资本流出)。
2.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通过加工贸易的机制转移到我国。
3.降低对出口的激励范围和力度,改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外贸出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