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加盟热线:

1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改革开放铸辉煌 社会事业谱新篇——改革开放40年四川经济社会发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24-01-20 13:07

  作业保护用具变位系数薄型平键过渡链节改革开放铸辉煌 社会事业谱新篇——改革开放40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

  改革开放4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四川人民勠力同心、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全省经济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人民幸福感、获得感稳步增强,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社会事业各领域发展成就显著,谱写出了生动华丽的四川篇章。

  (一)劳动就业规模扩大。劳动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就业规模稳步扩大。2017年,全省就业人员总数4872万人,是1978年的1.6倍,年均新增就业人口超4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较1978年下降6.9个百分点。

  (二)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实现同步增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201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27元,是1978年的90.9倍,年均增长11.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27元,是1978的96.2倍,年均增长12.1%。

  (三)居民消费水平逐年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红利的逐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稳步提升,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生活由解决温饱向追求健康大踏步迈进。201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1991元,是1978年的70倍,年均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397元,是1978年的94.7倍,年均增长12%;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3.3%和37.2%,分别较1978年下降25.9、36.4个百分点。

  (一)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加。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加,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事业欣欣向荣。2017年,全省教育经费支出1414.0亿元,是1994年的41.2倍[1],年均增长16.8%;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逐步提高,达到8.56年。

  (二)学前教育蓬勃发展。学前教育受到高度重视,师生数量规模成倍增长。2017年末,全省有幼儿园13243所;在园专任教师11.7万人,是1978年的3倍;在园儿童262.5万人,是1978年的1.9倍。

  (三)基础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基础教育由基本普及逐步迈向优质均衡。2017年末,全省共有中、小学教师62.4万人,较1978年增长22.2%,中小学师生比由1:29提升到1:15。

  (四)高等教育迅猛发展。高等教育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2017年末,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09所,是1978年的3.9倍,年均增长3.5%;普通高等学校教师8.4万人,是1978年的9.3倍,年均增长5.7%;在校学生150万人,是1978年的42倍,年均增长9.8%。

  (五)其他类教育同步发展。全省各类教育全面发展,极大地拓宽了居民受教育渠道,教育的公平性、普惠性得到充分体现。2017年,全省特殊教育学校127所,是1978年的42.3倍,在校学生5.3万人,是1978年的157.7倍。成人本专科在校生30.8万人;网络本专科在校生48.4万人;接受各种非学历高等教育的注册学生60.1万人(含普通预科生、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其他进修及培训和开放教育学生);接受各种非学历中等教育的注册学生264.3万人次。

  (一)医疗卫生经费快速增长。医疗卫生经费投入成倍增长,为医疗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2017年,全省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财政支出863.3亿元,是2005年的17.4倍[2],年均增长26.9%。

  (二)卫生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医疗资源日益丰富,医疗卫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末,全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80480个,是1978年的6.2倍;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56.3万张,是1978年的4.1倍;共有医疗卫生人员71.7万人,是1978年的3.7倍。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为2.4人、注册护士2.8人,分别比1978年增加1.8人和2.3人。

  (三)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随着民营医院、网络就医等“互联网+医疗”的快速发展,不断满足了人们日趋多元化、多层次的就医需求;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就医秩序逐步规范,医疗资源和医疗力量逐步实现“双下沉”,基本实现了大医院“减量”、基层医疗机构“守门”。2017年省、市级大型医疗机构门(急)诊疗量增速明显小于前三年平均增速,社区、农村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看病难”问题得到缓解。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6642.1万人,参保覆盖率达80%,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达8层以上,个人医疗费用负担大幅下降;因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2017年门诊病人次均节约药费8.98元,出院病人次均节约药费248.02元,“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

  (四)居民健康水平大幅提升。全省传染病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孕产妇、婴儿死亡率大幅降低。2017年,全省39种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为353.33/10万,连续10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婴儿死亡率为5.6‰,较2005年下降22.3个千分点;孕产妇死亡率18.6/10万,较2005年下降59.8个十万分点;居民健康意识大幅增强,全省参加健康体检的居民累计1546万人次,健康体检的覆盖范围逐步扩大,早诊早治率进一步提高。平均预期寿命提高至76.38岁,较2000年提高了5.18岁。

  (一)科技创新投入快速增长。全省科研经费投入不断加大,科技事业由弱变强。2017年,全省R&D经费投入总量为637.8亿元,是1996年的24.4倍[3],年均增长16.4%,研发经费投入总量长期保持西部第一,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6年的0.91%提高到2017年的1.72%。2017年全省财政科技经费支出为106.5亿元,是1997年的19.7倍,年均增长16.1%。

  (二)科技创新产出量质齐升。全社会科技创新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创新成果层出不穷,科技实力显著增强。1978年以来,共获得各类国家科技奖励1240项,居西部前列。2017年,全省专利申请受理数为16.7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5万件,分别是1987年的155.2倍和295.2倍。军民融合与科技创新深度结合发展,201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22亿元,增长8.8%,规模和增速均居全国前列。“北斗”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三代核电技术等一批重大关键性技术取得突破,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核技术等领跑全国。

  (三)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互联网+”行动深入开展,基于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的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成为我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有力支撑。2017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94亿元,是2000年的20.2倍,年均增长20.7%;实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2.2%,比2000年提高6.7个百分点。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1.8万亿元,是2009年的4.8倍。

  (一)文化产业实力显著增强。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的贡献显著提升。2016年末[4],全省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41815个,是2012年的1.8倍,年均增长12.5%;吸纳从业人员78.5万人,是2012年的1.7倍,年均增长11.2%;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02%,较2004年提高2.68个百分点;2017年全省城市电影票房收入29.8亿元,是2011年的4.9倍,年均增长30.1%,位列全国第六位。

  (二)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生活需求得到较大满足。2017年末,全省共有文化馆207个,较1978年增加29个;公共图书馆204个,较1978年增加147个;文化站4578个,较1978年增加4570个;博物馆252个,较1978年增加241个。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5%,较1978年提高59.5个百分点;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7.4%,较1978年提高50.5个百分点。

  (一)体育事业长足发展。全省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体育场馆、休闲健身设施明显增多。2017年末,全省各类体育健身站(点)累计16493个,体育场地面积7838.1万平方,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累计1510个,县级全民健身中心覆盖率达80%以上,行政村农民体育健康工程累计27264个,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达58.4%;全民健身比赛活动广泛开展,共建全民健身路径20866条;2017年,省市县三级举办各类赛事活动3683项次,参与总人数达1251万人次。

  (二)体育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各类体育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培训基地陆续建设,为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2017年末,全省有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1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290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65所,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8所,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1所。

  (三)体育彩票发行逐年增加。体育彩票发行逐年增长,助力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17年,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47.2亿元,比2012年增加9.2亿元,增长24.1%,年均增长4.4%;筹集公益金13.3亿元,比2012年增加3.1亿元,增长29.2%,年均增长5.5%。

  (一)参保规模不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各类保险覆盖人群不断扩大。2017年末,全省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074.9万人,是2010年的4.94倍;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为2335.1万人,是2010年的1.8倍;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764.7万人,是1994年的2.2倍;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876.0万人,是1994年的5.1倍;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776.3万人,是1994年的12.9倍。

  (二)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安全网进一步织密扎牢。2017年末,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84.7万人,是2005年的2.2倍,年均增长6.7%;城乡低保资金116.1亿元,是2005年的9.7倍,年均增长20.8%;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限均大幅度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限为460元/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限为275元/月;符合条件的城乡特困人员51.5万人,全部纳入救助供养范围;居民基本养老、社保基金规模稳步扩大,连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2017年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75元。

  (三)社会救济能力大幅增强。社会救济规模日益扩大,兜底作用日益显现,社会救济能力明显增强。2017年,医疗救助补助208.6万人次,是2014年的1.26倍,年均增长8.0%;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33.0%,较2010年提高15.7个百分点;享受国家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人数85.1万人,是2010年的1.08倍,年均增长1.6%,优抚对象年均抚恤水平为7486.6元/人年,是2010年的1.9倍,年均增长13.3%。

  (四)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创新发展。“互联网+健康”纵深推进,群众健康养老等有了更多、更优质选择,养老服务和保障水平逐步提高。2017年末,有15家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医疗试点;全省建成养老机构达3270家,其中,医养结合机构1113家,医养结合机构总床位数3.5万张,接受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老人达27.2万人;注册家庭医生10334名,接受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的老人达253.5万人次。

  (一)人均住房面积不断增加。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乡居民住房面积逐步增加,家居环境实现质的飞跃。201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0.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8.6平方米,城乡人均住房面积较1978年实现大幅提升。

  (二)保障性住房稳步推进。自2014年启动实施“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以来,全省共改造危旧房棚户区121.9万套(户),新增公租房分配25万套,年均发放住房租赁补贴约10万户,保障性安居工程惠及全省510万城镇居民。

  (三)住房配套设施日益齐全。住房公共基础设施快速建设,住房配套标准逐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更加便捷。2017年全省城市用气人口2258.47万人,是1978年的135倍,乡镇用气人口697.3万人,是2006年的3倍;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例达79.6%,较2010年提高12.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基本实现全覆盖。固定互联网宽带从无到有,接入用户数量逐年增加,2017年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148万户;有线万户。

  (一)生态建设长足发展。生态保护和监管不断强化,退耕还林还草取得显著成效,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17年末,全省森林面积184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8.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37个百分点;自然保护区123个。有湿地公园43个,地质公园30个,水资源总量2220.5亿立方米;地表水劣V类水体比例下降至2.3%。

  (二)人居环境大幅改善。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城市环境质量基本稳定,城市荣誉品牌逐渐增多,2017年末,全省共有14个国家园林城市、11个省级园林城市、10个国家级森林城市和9个国家级生态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94平方米。雾霾综合防治成效显著,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明显,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自2013年以来逐步下降,由85微克/立方米降至2017年的67.7微克/立方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4.7%,较2005年提高43.5个百分点;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8.6%,较2005年提高45.9个百分点。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3.4%,较2005年提高45.1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四川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社会各领域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继往开来,新的征程任重道远,新的使命催人奋进,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川人民将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坚决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再谱新时代四川社会发展华章。

  [2]受统计调查制度影响,本文部分内容无1978年的历史数据,因此基期数据使用其他年份统计数据。

  [3]国家统计局从1996年开始编印《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公开发布各地数据。

  [4]由于国家统计局尚未核定发布2017年文化产业相关数据,最新数据为2016年数据。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

  奋进的历程 伟大的跨越——改革开放40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

  砥砺奋进四十年 治蜀兴川谱华章——改革开放40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

  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就业质量明显改善——改革开放40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八

  改革开放铸辉煌 社会事业谱新篇——改革开放40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

  改革开放铸辉煌 社会事业谱新篇——改革开放40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

  改革开放4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四川人民勠力同心、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全省经济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人民幸福感、获得感稳步增强,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社会事业各领域发展成就显著,谱写出了生动华丽的四川篇章。

  (一)劳动就业规模扩大。劳动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就业规模稳步扩大。2017年,全省就业人员总数4872万人,是1978年的1.6倍,年均新增就业人口超4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较1978年下降6.9个百分点。

  (二)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实现同步增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201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27元,是1978年的90.9倍,年均增长11.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27元,是1978的96.2倍,年均增长12.1%。

  (三)居民消费水平逐年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红利的逐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稳步提升,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生活由解决温饱向追求健康大踏步迈进。201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1991元,是1978年的70倍,年均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397元,是1978年的94.7倍,年均增长12%;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3.3%和37.2%,分别较1978年下降25.9、36.4个百分点。

  (一)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加。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加,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事业欣欣向荣。2017年,全省教育经费支出1414.0亿元,是1994年的41.2倍[1],年均增长16.8%;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逐步提高,达到8.56年。

  (二)学前教育蓬勃发展。学前教育受到高度重视,师生数量规模成倍增长。2017年末,全省有幼儿园13243所;在园专任教师11.7万人,是1978年的3倍;在园儿童262.5万人,是1978年的1.9倍。

  (三)基础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基础教育由基本普及逐步迈向优质均衡。2017年末,全省共有中、小学教师62.4万人,较1978年增长22.2%,中小学师生比由1:29提升到1:15。

  (四)高等教育迅猛发展。高等教育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2017年末,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09所,是1978年的3.9倍,年均增长3.5%;普通高等学校教师8.4万人,是1978年的9.3倍,年均增长5.7%;在校学生150万人,是1978年的42倍,年均增长9.8%。

  (五)其他类教育同步发展。全省各类教育全面发展,极大地拓宽了居民受教育渠道,教育的公平性、普惠性得到充分体现。2017年,全省特殊教育学校127所,是1978年的42.3倍,在校学生5.3万人,是1978年的157.7倍。成人本专科在校生30.8万人;网络本专科在校生48.4万人;接受各种非学历高等教育的注册学生60.1万人(含普通预科生、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其他进修及培训和开放教育学生);接受各种非学历中等教育的注册学生264.3万人次。

  (一)医疗卫生经费快速增长。医疗卫生经费投入成倍增长,为医疗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2017年,全省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财政支出863.3亿元,是2005年的17.4倍[2],年均增长26.9%。

  (二)卫生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医疗资源日益丰富,医疗卫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末,全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80480个,是1978年的6.2倍;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56.3万张,是1978年的4.1倍;共有医疗卫生人员71.7万人,是1978年的3.7倍。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为2.4人、注册护士2.8人,分别比1978年增加1.8人和2.3人。

  (三)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随着民营医院、网络就医等“互联网+医疗”的快速发展,不断满足了人们日趋多元化、多层次的就医需求;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就医秩序逐步规范,医疗资源和医疗力量逐步实现“双下沉”,基本实现了大医院“减量”、基层医疗机构“守门”。2017年省、市级大型医疗机构门(急)诊疗量增速明显小于前三年平均增速,社区、农村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看病难”问题得到缓解。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6642.1万人,参保覆盖率达80%,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达8层以上,个人医疗费用负担大幅下降;因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2017年门诊病人次均节约药费8.98元,出院病人次均节约药费248.02元,“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

  (四)居民健康水平大幅提升。全省传染病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孕产妇、婴儿死亡率大幅降低。2017年,全省39种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为353.33/10万,连续10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婴儿死亡率为5.6‰,较2005年下降22.3个千分点;孕产妇死亡率18.6/10万,较2005年下降59.8个十万分点;居民健康意识大幅增强,全省参加健康体检的居民累计1546万人次,健康体检的覆盖范围逐步扩大,早诊早治率进一步提高。平均预期寿命提高至76.38岁,较2000年提高了5.18岁。

  (一)科技创新投入快速增长。全省科研经费投入不断加大,科技事业由弱变强。2017年,全省R&D经费投入总量为637.8亿元,是1996年的24.4倍[3],年均增长16.4%,研发经费投入总量长期保持西部第一,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6年的0.91%提高到2017年的1.72%。2017年全省财政科技经费支出为106.5亿元,是1997年的19.7倍,年均增长16.1%。

  (二)科技创新产出量质齐升。全社会科技创新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创新成果层出不穷,科技实力显著增强。1978年以来,共获得各类国家科技奖励1240项,居西部前列。2017年,全省专利申请受理数为16.7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5万件,分别是1987年的155.2倍和295.2倍。军民融合与科技创新深度结合发展,201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22亿元,增长8.8%,规模和增速均居全国前列。“北斗”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三代核电技术等一批重大关键性技术取得突破,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核技术等领跑全国。

  (三)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互联网+”行动深入开展,基于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的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成为我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有力支撑。2017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94亿元,是2000年的20.2倍,年均增长20.7%;实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2.2%,比2000年提高6.7个百分点。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1.8万亿元,是2009年的4.8倍。

  (一)文化产业实力显著增强。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的贡献显著提升。2016年末[4],全省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41815个,是2012年的1.8倍,年均增长12.5%;吸纳从业人员78.5万人,是2012年的1.7倍,年均增长11.2%;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02%,较2004年提高2.68个百分点;2017年全省城市电影票房收入29.8亿元,是2011年的4.9倍,年均增长30.1%,位列全国第六位。

  (二)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生活需求得到较大满足。2017年末,全省共有文化馆207个,较1978年增加29个;公共图书馆204个,较1978年增加147个;文化站4578个,较1978年增加4570个;博物馆252个,较1978年增加241个。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5%,较1978年提高59.5个百分点;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7.4%,较1978年提高50.5个百分点。

  (一)体育事业长足发展。全省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体育场馆、休闲健身设施明显增多。2017年末,全省各类体育健身站(点)累计16493个,体育场地面积7838.1万平方,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累计1510个,县级全民健身中心覆盖率达80%以上,行政村农民体育健康工程累计27264个,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达58.4%;全民健身比赛活动广泛开展,共建全民健身路径20866条;2017年,省市县三级举办各类赛事活动3683项次,参与总人数达1251万人次。

  (二)体育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各类体育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培训基地陆续建设,为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2017年末,全省有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1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290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65所,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8所,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1所。

  (三)体育彩票发行逐年增加。体育彩票发行逐年增长,助力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17年,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47.2亿元,比2012年增加9.2亿元,增长24.1%,年均增长4.4%;筹集公益金13.3亿元,比2012年增加3.1亿元,增长29.2%,年均增长5.5%。

  (一)参保规模不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各类保险覆盖人群不断扩大。2017年末,全省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074.9万人,是2010年的4.94倍;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为2335.1万人,是2010年的1.8倍;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764.7万人,是1994年的2.2倍;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876.0万人,是1994年的5.1倍;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776.3万人,是1994年的12.9倍。

  (二)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安全网进一步织密扎牢。2017年末,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84.7万人,是2005年的2.2倍,年均增长6.7%;城乡低保资金116.1亿元,是2005年的9.7倍,年均增长20.8%;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限均大幅度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限为460元/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限为275元/月;符合条件的城乡特困人员51.5万人,全部纳入救助供养范围;居民基本养老、社保基金规模稳步扩大,连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2017年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75元。

  (三)社会救济能力大幅增强。社会救济规模日益扩大,兜底作用日益显现,社会救济能力明显增强。2017年,医疗救助补助208.6万人次,是2014年的1.26倍,年均增长8.0%;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33.0%,较2010年提高15.7个百分点;享受国家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人数85.1万人,是2010年的1.08倍,年均增长1.6%,优抚对象年均抚恤水平为7486.6元/人年,是2010年的1.9倍,年均增长13.3%。

  (四)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创新发展。“互联网+健康”纵深推进,群众健康养老等有了更多、更优质选择,养老服务和保障水平逐步提高。2017年末,有15家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医疗试点;全省建成养老机构达3270家,其中,医养结合机构1113家,医养结合机构总床位数3.5万张,接受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老人达27.2万人;注册家庭医生10334名,接受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的老人达253.5万人次。

  (一)人均住房面积不断增加。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乡居民住房面积逐步增加,家居环境实现质的飞跃。201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0.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8.6平方米,城乡人均住房面积较1978年实现大幅提升。

  (二)保障性住房稳步推进。自2014年启动实施“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以来,全省共改造危旧房棚户区121.9万套(户),新增公租房分配25万套,年均发放住房租赁补贴约10万户,保障性安居工程惠及全省510万城镇居民。

  (三)住房配套设施日益齐全。住房公共基础设施快速建设,住房配套标准逐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更加便捷。2017年全省城市用气人口2258.47万人,是1978年的135倍,乡镇用气人口697.3万人,是2006年的3倍;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例达79.6%,较2010年提高12.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基本实现全覆盖。固定互联网宽带从无到有,接入用户数量逐年增加,2017年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148万户;有线万户。

  (一)生态建设长足发展。生态保护和监管不断强化,退耕还林还草取得显著成效,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17年末,全省森林面积184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8.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37个百分点;自然保护区123个。有湿地公园43个,地质公园30个,水资源总量2220.5亿立方米;地表水劣V类水体比例下降至2.3%。

  (二)人居环境大幅改善。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城市环境质量基本稳定,城市荣誉品牌逐渐增多,2017年末,全省共有14个国家园林城市、11个省级园林城市、10个国家级森林城市和9个国家级生态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94平方米。雾霾综合防治成效显著,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明显,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自2013年以来逐步下降,由85微克/立方米降至2017年的67.7微克/立方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4.7%,较2005年提高43.5个百分点;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8.6%,较2005年提高45.9个百分点。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3.4%,较2005年提高45.1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四川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社会各领域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继往开来,新的征程任重道远,新的使命催人奋进,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川人民将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坚决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再谱新时代四川社会发展华章。

  [2]受统计调查制度影响,本文部分内容无1978年的历史数据,因此基期数据使用其他年份统计数据。

  [3]国家统计局从1996年开始编印《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公开发布各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