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加盟热线:

2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齐开义 —— 《问界》 引航未来 开创艺术新纪元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24-06-08 11:11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四、五届理事,济宁市书协,美协顾问,济宁市朱复戡艺术研究会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多次应邀参加国内重大学术研究活动,参与撰写《中国民间美术史》及九五国家重点社科研究项目--《中华艺术通史·隋唐卷》等。出版有《齐开义书画作品集》、《拓片技法》、《中华书法》(二人合著)、《中国书法家全集·林散之》等。作为朱复戡艺术研究会的会长和朱复戡艺术馆原馆长,他长期致力于朱复戡艺术馆的建设和朱复戡艺术研究和弘扬,先后出版朱复戡先生著作多种。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入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传统哲学思想,体现了独特的审美意趣和价值观,在艺术史上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它不仅是中国绘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形式,也是世界绘画史上独树一帜的艺术珍品。

  早在战国时期,山水画就已出现在了壁画和丝织品上,汉代山水仅作为人物背景出现;至魏晋南北朝,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日益突出,隐逸文化应运而生,很多士大夫寄情于山水;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最早的一幅山水画真迹。

  唐代山水画则进入成熟期,还有了李思训父子、吴道子等的重要创新。宋元山水画达到了最高境界,可谓山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五四运动以来的国画革命潮起潮落,也掩隐不了风云过处的山水画大家,如黄宾虹、傅抱石等。

  作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师范类美术生,齐开义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个案。乍看他的画笔墨恣意,自如洒脱,细品则可以体会到群山云雾,野树葱茏,一派生机。他的山水点染兼用,随机生发,而不落旧蹊。他不受山川自然景貌所限,皆为己用,同时又不乏学院派笔墨的严谨,形成了自我心境下的山水塑造。辅之以多年书法广博之学养,具正法眼,渐入上乘。

  我们知道,绘画不仅需要技巧,更重要的则是画家的修养,而修养除了悟性也赖于生活的历练与学识累积,而后要显现的一定是自己对心理路程的体会与和感悟。

  好的绘画作品不仅能让人看到画面的势,还在于让人窥探到画家个人的文化气息,进而通过作品了解画家做人处世的态度。透过他的山水作品可以看到,他以书入画,笔墨天纵,力透纸背,不囿一格,守正创新。

  他深信山水画创作植根于传统,且坚持外师造化,形成了自己的山水画表现。作为一个山水画家个案而言,齐开义的作品中学养、功夫俱显,书写性和绘画性契合,笔墨浑融通透,章法巧妙合自然且富整体意识。个人情感与山川景物的结合构成了齐开义的山水意境和创作思想。也体现出他深谙中国画的内涵主要在于“外师造化”,从而达到“中得心源”的艺术之道。作品清秀劲峭,气势开张,雄深的景观中蕴含着沉凝与洒脱的气象,看似轻逸内在却不乏外拓之张力。

  与他交流中得知,他面对素材想得最多的是如何以个人的理解将自然物象化为笔墨形象,因为画中的山水即意之所托、情之所寄,如果少了传统文化的精神,便失去了传统山水画作中关于境的内在意义,相当于失去了山水画的灵魂,这一点从齐开义的山水画中不难看出。

  作为书法家的他深谙用笔之道,对笔墨、点、线面的质量和表现性均有深入的体验。为此,他努力完善表达的明确性,用笔墨结构表现心中的山水意象。从画面形式而言,他以笔带墨、随浓就淡、自然成调,墨色表现恰到好处,浑融深厚。 其用笔恣意、拖逆、顿挫等不同笔锋和运墨的变化,集聚势能。画作于平远中见幽深,笔法厚实沉朴,以渴求润,目光所及皆有情感,得自然山川之情意。

  在很多人眼里他是一位优秀的书法家,而在我看来,他是一位敦厚坦荡、热情仗义的兄长,还是一位优秀的山水画家。他在书法研究与创作达到一定高度的同时不断构划自己的山水世界。正如他的作品一样,宽和、磊落、旷达,落笔落墨处尽显对艺术的真诚。

  北京墨线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专注于学术研究,组织开展大型书画展览、全国采风、公益事业以及国际交流活动的企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