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在咱们生活中可以说是非常常见了,小到孩童,大到长者,或多或少都会与它打上几回交道。
虽然便秘不是什么大事情,但是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困扰,轻则影响生活质量,重则诱发肠癌、脑卒中等严重疾病,因此,千万不能大意。
如果你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节律的方式仍然无法改善便秘情况,那就一定要用药了。
今天,康复小编邀请执业药师,盘点临床上常见的便秘治疗药物,并告诉您该如何正确。
正常人每日排便1~2次或1~2日排便1次,便秘者每周排便少于3次,并且排便费力,粪质硬结、量少。
该补充剂可吸收水分并帮助患者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适用于食物中纤维摄入不足人群。对于长期饮食不规律,不爱吃蔬菜的年轻患者尤为适用。
其作用机制是保持肠道湿润,使大便易于排出,常见的有聚乙二醇、乳果糖、盐类泻剂等。渗透性泻药效果良好,使用过程需注意它的过度使用问题,因为可引起体内水和电解质失衡。
其中,在临床上常用的是乳果糖,它本身不被人体吸收,通过细菌分解后释放有机酸在结肠起作用,通过防止大便中的水分被吸收或将身体的水分吸到肠道来增加肠道中的水分。
尤其适宜于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及术后便秘者。糖尿病病人要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但它也存在缺点:是在细菌作用下发酵产生气体,可能会引起腹胀等不适感,但一般能耐受。
这类药物作用快,效力强,药物或者其代谢产物可对肠壁产生刺激作用,使肠蠕动增加,如比沙可啶、番泻叶、酚酞、大黄、芦荟等。一般用于对渗透性泻药无反应的便秘者。
此类药物刺激肠黏膜和肠壁神经丛,可能造成肠壁永久性损伤,故不宜长期使用,长期使用会出现结肠黑变病。使用3天无效,请停止使用。用药期间可能有腹部绞痛等不良反应。
该类药不被肠壁吸收而又溶于水,具有亲水性(对水有较大的亲和能力,可以吸引水分子,或易溶解于水)或吸水性,能在肠中吸收大量水分,增加粪便的含水量和粪便体积,使粪便变松软后容易排出,起到导泻作用。
这类药物主要适用于轻度便秘患者,尤其适用于膳食纤维缺乏的患者;由于它只能使大便容量(体积)增加但不能使结肠张力增加,所以不宜用于那些肠道运动迟缓的患者。
润滑肠壁,软化大便,使大便易于排出,如液体石蜡等。临床上常用的甘油栓剂(开塞露)就属于这类,可局部作用于直肠。
但要注意由于甘油吸水性强,容易造成肠壁干燥,经常使用会引起习惯性便秘。因此不能够经常性、以及长期性使用。
这些肠道益生菌可代谢产生有机酸,使肠道pH值下降,调节肠道正常蠕动,同时可促进食物残渣排泄,有利于粪便由直肠进入肛门。
该类药物可软化大便,使其易于排出。对于因服用某些处方药或久坐便秘的患者疗效较好。该类药物中最常用的为多。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根据自身体质和症状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选用,当用药后便秘仍得不到改善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同时在生活中,坚持多吃粗粮、杂粮,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多运动,保持乐观,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及良好的作息习惯。
关注:康复杂志,不断拓宽你的健康眼界,好玩有趣的科普,尽在掌间,快点击在看,让更多的人收获健康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拔塞器